【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河湟谷地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 ——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河湟谷地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 ——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柳湾博物馆展陈。陈俊 摄

一座城,因文化而有灵魂、因历史而具念想、因民俗而蓬勃前行,让游人在旖旎自然风光和灿烂文明里邂逅,于行进中“飞”阅“最忆是海东”。

新年前夕,走进河湟文化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的海东市,循着厚重“河湟文化长廊”散发的文韵,来到位于乐都区高庙镇的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从乐都区民小公路东行来到柳湾村,一组彩色仿古门楼、几方复制的彩陶及“中国·柳湾 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等雕塑给人以既视感。

从柳湾博物馆广场向北看,蓝天白云下一座外形酷似舞蹈纹彩陶盆静静矗立,“盆”外壁绘有3组舞蹈人花纹,5人一列共15个舞蹈者,手足相接成圆圈,简练的线条、匀称的对比和生动的造型,展示出高原先民优美的体态和轻盈的舞姿,给人以刚健中不失柔情的和谐之美。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馆藏文物37925件,彩陶占一半之多,馆藏的彩陶文物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些彩陶以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而闻名于世。”讲解员介绍说,柳湾是迄今为止我国黄河上游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聚落墓葬群,是史前文明的艺术殿堂。

“夏秋季赏绿水青山,冬春季品河湟文化。”带着一家4口人专程从兰州前来旅游的陶光勇笑着说,这是自己第七次带家人来海东旅游了,因为迷恋海东的自然山水,陶醉这儿的河湟民俗。

“这里涵盖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齐家和辛店4种古文化类型,宛如远古彩陶跨越四千年,绽放着璀璨夺目的光华,展示出柳湾先民创造的灿烂史前文明成就,刻印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创造与梦想,折射出柳湾先民的聪明与智慧……”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一件件彩陶就是朵朵绽放的艺术之花。

在展馆二楼,专程从西宁组团前来“开眼界”的祁林全和朋友指着展柜里的彩陶说:“人头像彩陶壶、方形彩陶器、裸体人像彩陶壶、蛙纹彩陶罐、提梁罐等精美彩陶馆藏,多样造型、妙趣构图等远古文明的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感知这片羌戎故地远古遗韵。”

“近年来,海东市以保护、挖掘河湟文化为核心,树立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品牌,铸就了河湟文化之魂。”随行的海东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我们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资源,丰富河湟文化内涵载体,按照“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思维谋划河湟文化创新发展,做好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大文章,全力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新推出过境游向过夜游、观光游向体验游、单一游向融合游、“门票经济”向全方位“产业经济”转变,全力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

京藏高速和湟水河,宛如一动一静两根飘带,舞动出灵动意境,位于平安区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恰似飘带间的一颗明珠,具有青海“会客厅”美誉。

暖阳下的平安驿小广场上,于先生把购买的鸟食递给爱人和3岁的女儿,让母女俩给一群白鸽喂食,自己则在一边用手机定格这一美好时光。不远处的干板鱼店铺前,一排长长的美食爱好者排队购买,这里处处透露出火热的“人间烟火气”。

跟随讲解员马婷的脚步在西街、后街和东街穿行,一路不时看见有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其间,从各类工坊、清真特色及省内外小吃,农家院、藏式建筑组成的体验集合体中,感受辣椒的辣味、老陈醋的酸味、干板鱼的香味,古建筑的韵味、石板巷的趣味中沉浸式体验河湟文化,并透过这扇文化之窗“窥”河湟民俗之美。

近年来,海东市重点围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融入大美青海旅游环线、丝绸之路风情线、黄河文化旅游线,构建起“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新布局。通过举办“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文化活动,将民间最原始、最朴实、最厚重的年俗活动打造成为青海乃至西北地区最靓丽文旅品牌,打造了“最长的鼓队列”和“最多人挽臂链式交杯”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强化生态文化赋能,丰富河湟文化内涵,促进文旅多点融合,让文旅破浪前行活力涌动,不断“拔高”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新高度”。 ()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21)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4-01-12 17:07
下一篇 2024-01-13 17: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