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青海】 “主打的就是原生态!”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23)

【乡村振兴在青海】 “主打的就是原生态!”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23)

向游客展示牦牛皮绳的制作工艺。

 立秋后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虽然多了几分凉意,但位于门堂乡门堂村门姆赛塘上的黄河风情园并未沉寂,除了接待三五成群的自驾游客外,牧民正忙着完善“2.0版”的门姆赛塘,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风情园。

门姆赛塘汉语的意思是药材多的草滩。这里的绿水青山孕育着川贝、虫草、黄芪等十多种中藏药材。八年前脱贫攻坚伊始,门堂村就将增收脱贫的目光聚焦于此,“办个药材加工厂呗!”“草滩地平,干脆开垦种药材。”当年,人均收入只有4千元左右的门堂村,脱贫的决心与干劲十足。但时任村委会主任昂保知道,“三江源保护区内,这样做不是发展而是破坏。”所以他将发展的思路放在了旅游上。

2016年,门姆赛塘上距离公路最近的一片草滩,几顶帐篷、几面彩旗,1.0版的黄河风情园诞生。“前两年每年创收1万多元,带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伴随着风情园走了7年的昂保,如今要面对的是如何盘活脱贫攻坚时期所留下来的资产。

“昂保,你问我们咋放牛可以,做买卖的事情真的不懂呀。外出上学、打工的见过世面,把他们叫来问问。”转折发生在今年初昂保召集村里长者和老党员开会之后。

【乡村振兴在青海】 “主打的就是原生态!”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23)
在牛粪土灶上熬好的奶茶,准备接待新一波客人。李兴发 摄
南杰昂秀是门堂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2017年考入三亚学院就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干过营销、跑过旅游,深知独有的风景和传统民俗文化对城里人的吸引有多大。2022年底,南杰昂秀邀请所结识的朋友到家做客,从住帐篷吃藏餐到领略藏族文化,再到体验原生态放牧生活,南杰昂秀从朋友的脸上看到的是新奇,从嘴里听到的是感叹,“把风景和藏族传统文化绑在一起,发展旅游业肯定能火!”

“当时虽然还有些顾虑,但他的思路是对的。”南杰昂秀的想法让昂保眼前一亮,在召集了大大小小近十余次意见征求会后,黄河风情园开始向“2.0版”升级。

今年7月,升级后的风情园开始试营业,豪华帐篷换成了传统的牛毛黑帐篷,牛粪土灶、牛毛毡取代了燃气灶和餐桌,鸡鸭鱼肉等菜品也被改成了酥油糌粑、自制酸奶、牦牛肉等特色地方美食。“主打的就是原生态!”南杰昂秀还第一个将放牧体验、骑马、射箭等传统活动带进了风情园,一个月的试营业额达5万多元,接待游客1千余人次。

门姆赛塘上的热情被再次激发。以家庭为单位,十五顶传统黑帐篷在20多公顷的草滩上分布开来。二十多头用于放牧体验的牦牛,散养在帐篷外。石磨台磨青稞面、酥油桶打酥油、捻线坨捻牛毛线……参与经营的牧民穿着传统服饰,将古老的游牧生活照搬进了风情园,在现代生活的城市边缘,打造出了一个“原始部落”。

花甲之年的多杰抱着孙子,惬意地坐在帐篷外,引来不少游客争相拍照。姑娘们穿着只有出嫁时才穿的服饰,在帐篷里向游客介绍着藏族文化和帐篷内每件摆设的用途。“看了风景、体验了文化特色、品尝了地方美食,都是‘干货’,不虚此行!”从广东自驾游的赵敏一家,本想来此给房车加点水,却被吸引在这里玩了一天。

如今,升级后的黄河风情园,抓住自驾游的商机,把游牧文化融入进了休闲旅游之中,把民族风情嵌入进了餐饮娱乐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得以形成。“下面我打算开直播,先宣传风情园,再把手工酸奶、藏饰品,还有当地的贝母、虫草等特产加进去,最后形成‘一条龙’的销售模式。”南杰昂秀对通过旅游带动增收不仅有信心而且有规划。 ()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3)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3-10-14 13:50
下一篇 2023-10-14 15: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