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整改进行时】1700亩娃娃菜成了农户“福娃娃”

    杨司煜摄杨司煜 摄

眼下,正值娃娃菜(微型大白菜)采摘期,走进湟中区鲁沙尔镇上重台村的露地蔬菜基地,成片的绿色蔬菜映入眼帘,扮绿了整个村庄。

菜地里,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一棵棵鲜嫩的娃娃菜青翠欲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农户们在地里来回穿梭,铲菜、分拣、打包、装车,现场忙碌而有序……

娃娃菜大丰收

一边是农户将一棵棵娃娃菜采摘初加工,一边是云南菜商的工人进行深加工、精包装。

一棵娃娃菜从最初绿油油的白菜大小、到最终浅黄白的巴掌大小,再到三四棵娃娃菜装成一包、34包装成一筐,一筐筐娃娃菜搬运装车,销往西宁市区及全国各地……

湟中啟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路啟鹏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在湟中森森家庭农场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主要经营高原露地蔬菜娃娃菜,并种植小麦,目前有4个基地,分别是:南门村的蔬菜观光采摘园385亩、吊村的露地蔬菜330亩、阿家庄村的露地蔬菜985亩、上重台村小麦种植2200亩。

“娃娃菜成本低、好管理、收益高。我们所在的菜地就是阿家庄村露天蔬菜,今年的娃娃菜长势比较好,目前已进入采收期,1700亩娃娃菜预计10月份全部采收完成。2200亩的小麦将在10天后进行收割。”向记者介绍着今年的收成,路啟鹏喜上眉梢。

跟着云南菜商来到上重台村,对娃娃菜进行精包装的工人程美香和她的丈夫坐在一把遮阳伞下,手中不停削根、扒叶、装袋……程美香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到青海包装娃娃菜,也是目前见到的品质最好的娃娃菜,因今年的娃娃菜迎来大丰收,两口子每天都要工作近12个小时。

农户的“福娃娃”

农户宁青林忙完家里的事,正忙着往车上装成筐的娃娃菜。“相比起前几年,现在的日子过得可是不一样了!”宁青林说。

娃娃菜种植需要大量人工,路啟鹏在自己经营合作社的同时,给周边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群众搭上了致富的快车……

52岁的宁青林在合作社打工已有7年时间,四年前,因爱人身患癌症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最终还是撒手人寰,家中的两个孩子还在念书,她便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每年3月,宁青林都会准时来上班。种菜、铺地膜、拔草、收菜、装车、拉车……每个时间段干着不同的农活,对于这些,宁青林都游刃有余。

“虽然现在大儿子上班有收入,但是兄弟二人患有乙肝,需要长期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家中还有年过八旬的公公需要照顾,在这里打工离家近,工资还是日结,只要来干活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钱。”宁青林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比较满意。

丁秀在地头一边铲菜一边告诉记者,她是上重台村的五保户,因娃娃菜改变了曾经的苦日子。年过六旬的丁秀独自一人生活。在合作社成立后,丁秀就来这里打工,让原来的吃糠咽菜变成如今吃肉自由。“来合作社打工后,一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丁秀笑着说。

每年进入蔬菜种植及收获季,在合作社打工的周边农户最多时有160人。通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实现基地增收、农户致富“双赢”,小小娃娃菜成了农户们的“福娃娃”。

占据本地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所销售的娃娃菜,一半以上都来自湟中啟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近期娃娃菜收购价在每斤0.4元至0.5元,较上个月增长不少。每天销往外地的娃娃菜100余吨,最多时有150吨;本地市场的娃娃菜每日销量为40吨。”路啟鹏说。

由于娃娃菜生长在海拔2800米至3000米的山区,环境无污染,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里种植的娃娃菜不仅品质上乘、更属绿色有机食品,深受西安、上海、郑州、广州等地消费者的喜爱。

“你可以到市场上去比较,我们的娃娃菜品质是最好的,性价比高……”路啟鹏接通手机,与一位新菜商聊得热火朝天。

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等涉农问题的不断投入,机械化大面积种植使农场更加规范,在农场的带动下,合作社中9人买上了大型拖拉机,上重台村12户脱贫户投入蔬菜种植生产,54名妇女加入基地蔬菜生产中,越来越多农户投入机械服务、特色农产品营销工作中……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湟中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联农带农效益,以整区推进的方式,勠力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发挥龙头企业、联合社带动效应,开展社会化生产托管服务,通过土地流转、带动种植、吸纳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探索建立乡村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西宁晚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6)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3-08-31 09:58
下一篇 2023-08-31 15: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