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 ——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 ——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土族盘绣。陈俊 摄
        滔滔湟水河一路向东,所经之处滋养广袤的土地、孕育灿烂的文明,“青绣”便是其中之一。“青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品类丰富、绚丽多彩,其中土族盘绣、藏绣等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之花扎根民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年12月5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非遗工坊,在非遗形象区的展架上,展放着一幅幅撒拉族“女儿绣”作品,香包、枕头、挂件、服饰……样品繁多、精美别致。其中,一组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鞋垫绣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十二生肖系列作品都是来自阿河滩村的绣娘自主设计绣成的,这些绣品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化隆山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为忠介绍说。

化隆山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撒拉族刺绣加工、绣娘培训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坊企业,公司在阿河滩村修建了刺绣操作间和400多平方米的展厅,用于生产撒拉族刺绣产品。

建在村里的刺绣工坊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撒拉族刺绣工艺,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手艺饭”。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共招收刺绣员工30名,并且通过“公司+加工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村220户从事刺绣行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非遗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工艺创新中实现振兴,心灵手巧的河湟儿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产业”衍生出“指尖经济”,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

“在这里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既没有浪费手艺,找到了一份喜欢且稳定的工作,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冬日的朝阳洒落在王新环的操作台上,只见她手指轻盈、动作飞快,干净利落地剪裁出了一个个土族女士佩戴的帽子、帽面轮廓。

王新环所在的公司是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盘绣公司”),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的大本营。

走进金盘绣公司的生产车间,车间显得有些拥挤,大面积的操作台、熨烫机、成捆的布料以及许多半成品堆满了整个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几十台缝纫机飞转的声音在车间回荡。

“她们以前都是家庭主妇,出来打工没有特长,只能干一些体力工作;这几年通过在公司系统学习盘绣技艺,已逐渐成长为一个个能独当一面的盘绣能手。”作为生产车间主任,王新环“传帮带”了一批批员工,也见证了她们的蜕变。

家住东山乡吉家岭村的席恒梅就是其中一员。2020年,席恒梅通过招聘来到生产车间工作,四年多时间,她迅速成长。“因为我小时候学过盘绣,会一些简单的盘绣针法。进公司后边工作边学习,不仅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还学会了图案设计、配色、缝纫等技术。”席恒梅说。

不断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转化非遗经济价值,金盘绣公司以“公司+工坊+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互助县威远、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共设立青绣工坊34家,长期合作的绣娘达1632名。

金盘绣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雅娟说,以五十镇班彦村的盘绣园为例,她们的绣品由公司统一设计、统一销售,绣娘进行订单式生产。自2017年以来,盘绣园共接收各类订单75000余件,订单收入300万元,绣娘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十指春风绣芳华,纤纤巧手舞霓裳。遍布在河湟大地上的青绣产业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古老的民族历史穿梭在七彩丝线间,将美好的生活希望“绣”进手中的方寸天地,一针一线“绣”出了幸福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21)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4-01-09 18:34
下一篇 2024-01-10 10: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