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科技赋能,让产业和创新“双向奔赴”——“加快‘四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八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br>科技赋能,让产业和创新“双向奔赴”——“加快‘四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八

青海省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水动力车间。

科技创新大潮涌,千帆竞发勇者胜。

从高原医学、盐湖化工、高原生物、高原农畜牧到机械、水电……青海的科技事业历经了从无到有;而今,依靠科技创新,经过转型与蜕变,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的青海已今非昔比!

展阅青海科技创新画卷,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12月16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18家,科技型企业457家,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倍增目标。一个个亮丽数字背后,承载着全省科技战线牢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的担当。

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青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已呈现出量质齐升的态势,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构建创新体系,为“新发展”提供“新契机”

今年以来,具有青海特色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期间,我省从顶层设计绘制科技体制改革蓝图,通过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和创新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破解了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治理水平。

当前,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和创新体系改革举措在青海落地,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梳理青海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成果。今年以来,我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政策体系。

2021年共安排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52356.32万元。截至目前,组织实施新开科技计划项目331项,科技投入91345.42万元、财政科技资金支持52154.32万元(当年支持36209.32万元);启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7项,支持经费8300万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项,签约资金6.2亿元,资金到位1.51亿元;争取国家资金1.02亿元。

不仅如此,我省以金融科技助力开启传统金融发展新篇章。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对接金融机构推出“科税保”“分离式”招标保函等多个担保业务产品。我省第二家科技支行中国民生银行西宁城东科技支行获批运行。同时,兑付30家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券补贴奖金528.8万元,为认领使用企业降低近50%的研发成本。

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增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021年2月22日,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并于6月18日正式启动,成为我省第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特色优势学科,构筑高端平台和服务基地,有力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编制完成《2020年度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青海地区)项目进展报告汇编》,为推动科考成果转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围绕服务保障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发建设第二次青藏科考信息服务保障系统并正式上线运行。全年先后为120批次1600余名科考队员提供了服务保障。

……

这些成果如同一个个创新“脚印”,记录下青海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的坚实步伐。

就在今年,国家科技数据灾备中心落户青海,助力“数字青海”建设。起草《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助力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组织申报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黄河水源涵养区环境变化径流效应及水资源预测等国家项目得到科技部经费支持。

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和开发应用、祁连山黑河源草地生态生产共赢模式创建与示范项目成效显著。青海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重大专项研究成果,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制定符合青海实际的“双碳”时间表和路线图奠定了坚实科学基础。

一个个行动计划和重点项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引领青海科技发展迈上转型升级的新征途。

创新驱动升级,科技成果叠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杀手锏”技术,一批成果“领跑”,自主创新夯实“内力”,“众创”活力迸发涌流。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有核心技术!”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并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不懈的追求。而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更是用自己的发展经历验证了这一点。

2021年,青海圣诺光电再创佳绩!新开发了氧化铝抛光液产品和研磨介质球产品,该产品是氧化铝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目前两种产品性能已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青海省唯一一家高纯纳米氧化铝生产企业,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高纯氧化铝生产基地,青海圣诺光电的成功离不开创新。

不仅仅是青海圣诺光电,位于西宁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EB炉熔铸钛及钛合金企业,该公司2021年完成产销量超过全国钛锭总产量的十五分之一,约占全国EB炉钛锭产量的40%,成绩斐然。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将科技创新作为内生动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2021年,公司通过研发建立了新型耐650℃(摄氏度)以上高温钛合金材料的全套工艺流程,该项目开发的650℃以上高温钛合金材料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在青海,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创新驱动加足马力,双引擎齐发力,已然成为全省科技发展强势赶超的不二法宝,彰显着我省蓬勃发展的巨大科技创新动能。

攻克关键技术,特色优势领域再发力

2021年,聚焦“四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省在特色优势领域及关键领域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

这一年,特色浆果集群异军突起,正演绎着向绿色要效益的新业态、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生态产业优势,助推青海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围绕高原特色植物资源,打造全产业链,创造最佳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全力做好研发,来做特、做精、做强、做大高原特色健康产业。”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解芳说,这是青海康普人的目标。

生物医药领域,藏药十一味维命胶囊治疗“索隆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研究取得成果;建立年产150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沙棘油生产线,开发发芽青稞系列产品6款;新建年产3000万袋菊粉颗粒剂(含粉剂)生产线和年产2000万片片剂生产线各1条,达到3000吨牦牛发酵乳生产能力,新增产值7172万元,实现利税1292万元,促进藏药产业发展。

盐湖化工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盐湖提锂排放母液镁、锂综合回收利用,建成3000吨/年碱式碳酸镁示范线。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的高纯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我省还突破了高纯氯化锂制备过程除硼关键技术。

新能源领域,采用产业化IBC工艺技术建成年产200MW的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改造建成年产3000吨N型单晶硅棒和2700吨单晶方锭生产线,实现产值2.59亿元。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破10MW级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设备的技术壁垒。开发多晶硅生长智能控制系统,建成1条多晶硅年产能达3000吨的智能生产线,实现电子2级以上硅料低消耗规模化生产。

特色农牧业领域,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建立青杂15号、13号油菜新品种有机种植基地1066公顷,建立马铃薯专用型品种原种生产基地53.8公顷,一级种生产基地317.3公顷,商品薯生产基地1866公顷,推进马铃薯产区向高海拔地区拓展。昆仑系列青稞品种平均亩产从164公斤提高到217公斤,青稞商品化率达83%以上。挖掘牦牛新资源或类群4个,玉树牦牛、扎什加羊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成功选育出的第二个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科技创新亮点频现,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产业瓶颈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项项关键突破,正是我省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从搭建科研平台到关键技术突破,我省不断攻克发展瓶颈,让诸多领域焕发新光彩。

站在新的起点,青海创新浪潮继续奔涌向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21)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1-12-28 10:03
下一篇 2021-12-28 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