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史崇德好榜样】“改革先锋”“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

玉树巴塘草原上流传着一句谚语:“好人的故事刻在石头上,风吹不走,雨刮不掉。”

杰桑·索南达杰的名字被深深刻在了巴塘草原的石头上。

杰桑·索南达杰,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人,曾历任治多县教育局副局长、索加乡党委书记、治多县委副书记、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治多县可可西里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等职。

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杰桑·索南达杰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1974年,杰桑·索南达杰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治多草原,在县民族中学当老师,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他承担初中三个年级的藏语文、全校的体育课和初二年级的班主任,为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他经常挑灯备课、批改作业。

1987年,组织上让杰桑·索南达杰到索加乡任党委书记。“如果不把索加建设好,让索加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像样的日子,我愧为索加的儿子,愧为一名共产党员!”杰桑·索南达杰这样告诫自己。

当年冬天,杰桑·索南达杰带领几名乡干部,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实地踏勘索加至沱沱河的冬季运输线,七天不眠不休的勘测,他们用脚步丈量了140多公里的路程,垒起了路线标记,开通了这条维系索加乡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为索加的生产自救、物资拉运开辟了道路。从此,索加再也没缺过过冬的粮食。

1991年,杰桑·索南达杰争取将索加乡至县城公路列入以工代赈工程,全长265公里的公路修通近百公里,这条公路修通之后,实现了索加乡与外界的季节性通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杰桑·索南达杰在索加乡担任党委书记期间,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为保护国家资源,合理开发可可西里,制止非法偷猎盗采活动,杰桑·索南达杰向治多县政府提交了《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1992年7月,治多县西部工委成立,杰桑·索南达杰兼任西部工委书记。

经多次实地考察,杰桑·索南达杰向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建议。一桩桩猎杀藏羚羊事件的发生,引起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将西部工委的工作重心向保护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转变,很快批准成立可可西里林业派出所和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后来又成立“高山草场保护办公室”。紧接着,依托西部工委,杰桑·索南达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

1994年1月8日夜里,杰桑·索南达杰一行7人从格尔木出发,沿南线前往可可西里。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和受省农牧厅、省黄金管理局的委托,进行县界勘界和资源调查,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那里的矿产资源,摸清那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掌握补充第一手资料。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杰桑·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杰桑·索南达杰在无人区与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风雪塑成一尊令人震撼的冰雕。

杰桑·索南达杰担任西部工委书记至牺牲的540余天,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勘察和巡查。有354天在可可西里度过,行程6万多公里,对可可西里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察,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和图片资料。

杰桑·索南达杰先后查获非法持枪盗猎团伙8个,收缴各类枪支25支、子弹万余发、各种车辆12台、藏羚羊皮1416张、沙狐皮200余张,没收非法采金费4万元,为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唤醒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5年10月,青海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11月,杰桑·索南达杰被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环保卫士”称号。

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可可西里升格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而设置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杰桑·索南达杰,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作为改革开放早期我党培养出来的优秀党员、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他是高原儿女献身生态环境保护的杰出代表。他发起了对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有组织保护,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开启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新纪元。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史崇德好榜样】“改革先锋”“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23)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1-08-06 17:43
下一篇 2021-08-06 1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