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果香四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不论岁月如何更替,丰收,都是栖居在我省东部农区这片大地上人们不变的追求。

如今,丰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更是现代化转型中,一个古老农业文明重新振兴的期盼。

平安区富硒羊肚菌、金丝皇菊已经上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辣椒进入晾晒,互助土族自治县中藏药材喜迎丰收,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苹果飘香,乐都县蔬菜、紫皮大蒜销售紧俏……

10月末,我省河湟谷地一派忙碌的景象,秋收逐渐接近尾声。

连日来,记者在田间地头走访发现,颗粒归仓,满载收获的背后,蕴藏着许多现代农业发展的丰收新图景。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丰收的马铃薯。

  农产品从地头到品牌

秋收时节,正是金花葵成熟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平安区三合镇冰岭山村成合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的金花葵种植基地看到,十几名“农事钟点工”正忙碌采收,这些金花葵经过二次加工后,就可以产出花茶、面膜等产品销往外地,每亩(每亩≈0.067公顷,下同)预计最低收益1万元。

近几年来,一个个身价不凡的富硒农畜产品,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迅速占据了省内外绿色产品高端市场。冰岭山村党支部书记钱有德介绍,金花葵无病虫害,花期长,富硒含量为正常值的3-10倍,收益期又快又长。自去年金花葵在冰岭山村试种成功后,今年1月,就通过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带动44户贫困户,100多人就业,在村民的眼里,这一片片花海就是他们增收的希望。

在我省东部农区,依托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高原硒都”的品牌影响力正在扩大,“高原、绿色、有机、富硒”的特色农畜产品正在走出青海,走向全国。据了解,目前,平安区从事富硒种养和生产加工的企业达24家,产品种类达30余种,年产值达1.2亿元。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农田里繁忙的收获景象。

  科技增收有保障

10月24日,记者走进海东市仙草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丝皇菊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写满脸上。公司负责人韩忠祥告诉记者,之前全市成功种植金丝皇菊的例子并不多,一直担心种植不会成功,但经过两年的试种,发现金丝皇菊很适合在当地种植,亩产量也在1500公斤左右。为此,他今年将规模扩大到了41.8公顷,添置了专业的烘烤设备,对金丝皇菊开展加工,烘烤成“菊花茶”。

韩忠祥说:“我们会定期组织技术员或者邀请中药材专家,到基地开展种植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试验,帮助种植户解决科技难题。金丝皇菊具有散风热、明目的药用功效,还有极高的饮用价值,像这样‘食药两用’、还能观赏的优质中药材正在迎来发展的‘春天’。”

对于海东市来说,如今像金丝皇菊这样的“稀罕物”并不在少数,平安富硒羊肚菌、乐都大樱桃、民和葡萄、循化西瓜……依托科技进步,现代特色农业正在大放光彩。

深秋时节,素有“瓜果之乡”美誉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也是硕果满枝、果香宜人。隆治乡位于民和县东部,平均海拔1850多米,年平均温度12度,是全省最适宜种植果品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苹果、软梨、核桃最为出名,依托农业科技支撑,果品这一优势产业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10月25日,记者走进民和县隆治乡白武家村,只见垣上的千亩果园硕果累累,果农忙着采摘,而一些当地的种植合作社、果品加工企业也正在抓紧收购。

在民和县沿雅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收购现场,前来交软梨的果农陆续不断。他们说,往年这个时候,果实丰收了,但销售却成了问题,现在有了果品加工企业,采摘的水果可以就地销售,省时又省力。村民武成立正忙着给软梨过秤,他感慨地说:“今年,我们把软梨直接送到这里就行了,不再为怎么卖出去而发愁。”

该企业负责软梨收购的赵旭红告诉记者,这里盛产的软梨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着眼于当地的这一特色果品产业优势,他投资建厂,开发以隆治乡软梨为原料的“软媚子”果酒、果汁饮料系列产品,在推动企业发展、提升当地特色水果附加值的同时,也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收获的软梨。

  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

这两天,田地里种植的一片片马铃薯进入了收获期,收获机、传输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地头轰轰作响。

10月23日,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木场村的贫困种植户石延科,早早来到自家预留的种薯地里,和其他人一起准备挖剩余的马铃薯。由于今年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十分“给力”,他家0.53公顷地里的马铃薯喜获丰收,而且通过合作社收购和电商平台,收入近2万元。

为了能增加农户的收入,开辟新的收入渠道,村民王占平今年率先尝试种植了24公顷的中药材党参。在他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50多名工人正在利用机械设备挖党参,挖出来的党参经过筛选,密密麻麻地摆在地面上。王占平说,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550公斤。现在市场上药材价格大概每公斤14元,每亩就有7700元,除去成本,利润都在1000元以上。

在王占平合作社院子里,一辆邮政服务车上,工人们正在将打包好的党参装车。平安电商发展中心负责人丁珍芳说,销售物流跟青海邮政一起合作,连打包装箱都是由邮政来负责的。她说:“在丰收季节,电商平台真是为当地农民牵线搭桥,助力促销增收,同时也让当地农产品走出青海,走进了内地沿海发达城市人们的消费生活中。”

据了解,近年来,海东市也在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以品牌农产品的推介营销为抓手,依托“黄河彩篮”基地,开展“互联网”试点,发挥电子商务、物联网系统、直销门店的作用,建立基地营销网络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努力打造着“互联网农业”的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

  当“丰收季”遇上“秋游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自从去年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丰收游”就成了刺激乡村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当丰收季遇上秋游,“丰收游”便成为了旅行出游的新热点。与城市相比,乡村游有着芬芳的“泥土味”。在田野间,游客既可以与农户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尽享田园之乐,也可以悠闲安逸,感受淳朴的乡风民情。

满山的梯田、成片的林木,静卧在大山的皱褶里,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脑山地区的牙合村显得恬淡、宁静、惬意,此时,它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民种植的小麦和油菜、大葱等农作物在九月下旬就已收获,眼下,从高处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田里,泛黄的草尖、金色的麦穗,还有眷恋的花朵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收图景。

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村民们除了传统的耕种外,近几年还开始种植中药材、无公害蔬菜,养殖土鸡,通过乡村游,创办了农家乐、开心农场和开心牧场,从春季开始,便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观光消费,并把新鲜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带回家。

村民郑国贤是村里开办茶园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农户也效仿开办起农家院,搞起了蔬菜大棚,养上了土鸡,节假日里,前来采摘西红柿和辣椒,购买土鸡的游客络绎不绝,忙活了一年,虽然劳累,但一想起可观的收入,村民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山上赏美丽梯田,山下吃农家饭,牙合村正在成为人们乡村游的好去处,也让当地群众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从观赏乡村美景到田园采摘,从农事体验到亲子互动,与“丰收游”相关的旅游项目丰富多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乐趣,感受美丽乡村面貌的同时,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0)
韩生福韩生福
上一篇 2019-10-30 18:20
下一篇 2019-10-30 18: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