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看会】踏着脱贫攻坚的节奏 奔赴乡村振兴的田野–政务公开

新闻背景

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困难和特点。

截至2019年底,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2196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04元,年均增长36.8%,“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地处我省最南端的囊谦县,先天的地理条件和落后的思想观念限制了囊谦的经济社会发展,贫困人口一度占到全县总人口的36%,早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贫困县,属于全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州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份。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囊谦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党建为引领,以“十个一批”为统揽,深入推动脱贫攻坚战,累计减贫32301人,69个行政村的“三率一度”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指标,顺利实现了摘帽任务,昔日的“贫困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县”。

将脱贫攻坚看成是融入血液的使命与担当的治多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依托党的“阳光政策”,紧抓“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惠及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重要支撑,更是一手挽着“生态环保”,一手拎起“脱贫攻坚”,结合自身实际,贯彻党的民生政策。该县坚持“以保护生态促脱贫,以脱贫助力生态保护”,全民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全面落实生态管护员、林业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4163名,贫困户“一户一岗”每人每月工资1800元,生态建设红利得到逐年扩大和释放。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一系列惠民富民强民政策犹如一阵强劲的春风吹遍雪域草原,青海大地处处呈现出农牧业升级、农牧区进步、农牧民发展的新图景,而随着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拓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一条又一条,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洪玉杰整理)

连线会内外

【会外看会】踏着脱贫攻坚的节奏 奔赴乡村振兴的田野--政务公开

航拍东坝乡果永易地搬迁安置点。

【会外看会】踏着脱贫攻坚的节奏 奔赴乡村振兴的田野--政务公开

兴海县安多民俗村。洪玉杰摄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高原盛会,凯歌频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我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把脱贫攻坚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放眼高原大地,从三江源头到瀚海戈壁,从环湖流域到河湟谷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浓墨重彩地书写出脱贫攻坚斗争伟大决战的“青海实践”。

今年两会上,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4元,年均增长36.8%,‘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一段时,省人大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才旺尼玛激动不已。

因为有着对深度贫困堡垒攻坚突围、啃下最硬“骨头”的经历,每每听到报告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字眼,才旺尼玛都会用笔勾画出来,并且标注上鲜明的记号,然后回去再仔细研读一遍,感情上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更多了一份关注。

囊谦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玉树全州乃至青海全省脱贫攻坚“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的地区,我省每一项致贫原因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对应的点,由点成线,再到面,错综复杂、环环相扣。2015年,囊谦县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2301名,占年度总人口的28.8% 。然而到了2019年底,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会议休息时间,才旺尼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通了主管农牧、扶贫工作的永江副县长的电话。

“看来,我们的‘战区制’不仅在脱贫攻坚时起了大作用,今后还能在乡村振兴中派上大用场。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还要继续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在囊谦县落地生根,再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什么是“战区制”?

原来早在2018年初,囊谦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工机制,建立了囊谦县脱贫攻坚“四大战区”,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通过“战区制”,囊谦全县28名县级干部、394名乡镇干部、22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一起,明确时间表、划定责任田、绘制作战图、立下军令状,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役集结号。

“我从媒体的直播中听取了信长星代表省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到非常振奋人心,很受鼓舞。新的一年,我们也计划尽快建立有效的防贫保障机制,对标报告中大力发展牦牛、青稞、光伏、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发掘特色产业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从业和劳动技能等巩固提升工作。”电话那边永江的语气十分激动。

你一言,我一语,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话题,两个人敞开心扉。一系列将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水利设施建设等充分结合的工作方法“应运而生”,而把脱贫攻坚的经验启示作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加以利用,打好今后囊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仗,就在这个盛会召开之际,两人达成共识。

省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县长哇多对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虽然2019年5月15日,省政府作出批复,同意海南州兴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但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中铁、龙藏、温泉南部三乡,哇多依然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脱贫攻坚后紧连着就是乡村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说的也都是你们最上心的事。你们要吃透用好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好路子,力争在乡村振兴中扮演好角色,做好足够的准备。”微信语音拨通曲什安镇大米滩村女子抹灰队队长伊万存的电话,哇多坦诚地讲了这一番话。

其实,在兴海,大米滩村女子抹灰队的故事传遍了十里八乡。早在2016年,通过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由原村妇联主任伊万存担任队长的女子抹灰队迅速组建起来,全村60%的墙面粉刷都由女子抹灰队完成,并拿到了22万元的报酬。后来,抹灰队又到同德等地务工,为了增加收入,队员们还学习了墙面外保温等技术。

“放心吧!”电话这头传来了伊万存坚定的回复。“以前觉得省上定下来的大事与我们很遥远,现在觉得就在身边,而且密切相关。年关将近,我们计划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文艺演出,争取让大家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脑袋也要富起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各想各的事,各走各的路。今年我们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机遇,优先选拔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能力的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让大家从心底里把党和政府当成主心骨,利用空闲学技能、长本事,在今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争先恐后地向前冲。”

脱贫路上,有人从未懈怠,更有人奋起直追。同样隶属曲什安镇的团结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2020年初,村党支部牵头整合资金66万元,流转22公顷耕地,确定了优质土豆“产销储”一体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仅2020年村集体进账已经有3万元,累计吸纳富余劳动力1800余人次,发放工资近20万元,初步达到了村民增收与村集体增利双赢。

“今年我们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上,提出了‘2021年增加产量,再流转26公顷耕地,与县龙头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按照订单销售的模式,初步计划种植10公顷洋芋;创新种植一些青储玉米;购置玉米收割机等农用机械设备’等设想,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伊万存继续说道。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人民幸福生活的规划中,每一个经历者、参与者、见证者,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早日全面实现村强、民富、和谐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进行从理念到实践转变的递进,充满从现实到未来的憧憬向往。(洪玉杰)

走基层 访民生

扶贫产业园拓宽脱贫致富路

【会外看会】踏着脱贫攻坚的节奏 奔赴乡村振兴的田野--政务公开

  藏服加工厂内一片繁忙景象。王湘琳 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先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和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园、实施到户产业项目等举措,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1月29日,在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卓美央商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赶制一批藏式帐篷。

技术工人三白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已经从一名贫困牧民转变成了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现在他还是厂里的师傅,带了不少新徒弟。

“我在这里工作很开心,现在我还有了几个徒弟,一个月领3000元工资,离家也非常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三白说。

在公司产品的销售示意图上,记者看到藏式帐篷的销售地已经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衍生到了上海、深圳等地。公司董事长华旦尖措表示,随着业务经营范围的扩大,产量也在上升、用工量也在加大,日后将会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卓美央商贸有限公司入驻的特色产业孵化园由玛沁县投入4600多万元建成,目前入驻了30家企业以及合作社,带动了13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264元,仅卓美央公司一家就解决就业岗位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人。

华旦尖措说:“政府给我们扶贫产业扶持资金投了245万元,我一定要把这个扶贫资金作用发挥好,把企业做得更大,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今年40岁的脱贫户多杰一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入户宣传下,从传统的牧民转变为一名藏服缝纫工,靠着技术,有了固定的收入。“政府给我们免费开展了统一的技术培训,让我学会了缝纫技巧。原来是靠天吃饭,现在靠技能赚钱,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多杰一边穿针,嘴角露出丝丝笑意。

2019年,通过招商引资,华旦尖措从贵德县来到玛沁县创建了卓美央商贸有限公司。他打破了传统的用人管理模式,实行不管来不来上班,都免费培训和来一天算一天工资。“我们对贫困户免费进行培训,就是想帮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今在玛沁县,县城里有产业园,村里有到户产业。根据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玛沁县采取“到户发展产业、联户发展、资产收益分红”的方式,实施了以“白藏羊”生态畜牧业产业为代表的到户产业项目49个,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46人,户均增收2049.21元,人均增收640元。

“有时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下大武乡年扎村牧民满措开心地说。(王湘琳)

我的“十三五”

我要让黑土滩全部变绿

【会外看会】踏着脱贫攻坚的节奏 奔赴乡村振兴的田野--政务公开

  多布旦一直致力于种草事业。王湘琳摄

讲述人: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原党支部书记多布旦

我的家乡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格多村的格多草原,这里临近格曲河,地势开阔,是绝好的天然牧场。

15岁那年,家乡的骏马和牦牛已经打响了名声,周边举家迁来的牧户越来越多。原本当地只有5户牧民,到了20世纪80年代,格多草原上已经搭满了帐篷,100多户牧民和上万头牲畜漫山遍野。

但是,弊端慢慢就出现了——牦牛在撒欢时粗壮的蹄子会铲起一块块草皮,来年新草复发时,就会变得稀疏。草皮更新的速度越来越赶不上牦牛破坏的速度,草场开始慢慢退化。

20世纪90年代末,格多草原遍布着黑土滩,硕大的老鼠啃食着所剩无几的草根。最严重的时候,村里1.66万公顷草场有0.73万公顷发生严重退化。

由于草场退化、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格曲河的水量也开始减少,春天狂风一来,黑土飞扬。

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启动人工干预应急式保护工程,在当地探索实施禁牧减畜、人工草补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生态措施。当年,我也下定决心,要在黑土滩上干出点名堂。

刚开始,我在自家草场上的黑土滩上撒下当地草籽,第二年却不长一棵草芽。后来,我多方求教专家,又尝试引进内蒙古等地的优良草籽,最终还是因水土不服“全军覆没”。

2012年春,我变卖自家牲畜多方筹措资金,在畜牧兽医科学院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一口气种了93.3公顷的高原燕麦草,并在全县率先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饲草基地。

转机来了,盈盈嫩草开始在我的试验田里生根发芽。在我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格多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自发种起了草。同时,受益于政府投资推进的种草项目以及高原机械播种技术趋于成熟,村里的黑土滩面积越变越少。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我和村“两委”班子又努力探索生态保护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建立了“党建+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工作模式,推广“草—畜—肥—草”循环生产模式。全村188户603人以股份制形式100%入社,2019年,格多村依靠治理黑土滩、种草,获得了近60万元收入。2014年至2019年,我带领村民们在黑土滩上累计种草达到660多公顷。

这些年,我亲手播下的草籽,如今开始在格多草原抽芽吐绿,近0.73万公顷秃山荒原披上了绿衣。我们草原人要靠草原吃饭,草原不好就要治理,我要坚持把剩下的黑土滩全部治理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0)
煎蛋煎蛋
上一篇 2021-01-29 17:30
下一篇 2021-02-01 09: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