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巍巍昆仑之巅,浩浩三江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源远流长,高原山川河湖气势磅礴。72万平方公里的“大美青海”,有着最“大”的价值和最“美”的颜值。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基本建成。(摄影:谈林明)

青海的“大”,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定位的“三个最大”既“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于“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在于地域广袤,资源富集,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1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青海的“美”,美在山川壮丽,美在人民朴实。在于山宗水源路之冲,昆仑山横贯全境,青海湖烟波浩淼,祁连山林海莽莽,叹为观止;在于这片高天厚土上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编织了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蕴育了一座座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

彰显“大”的价值,永葆“美”的颜值,履行好青海的责任,挖掘好青海潜力,作为生态要省的青海同样有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担当。青海确立“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开先河意义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答卷。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2016年12月14日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引水枢纽(摄影:马生录)

彰显“大”的价值,永葆“美”的颜值首要是做好水的文章,建国70年来,青海水利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守护“中华水塔”锦绣江源,一江清水向东流,谱写了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美篇章。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引大济湟”工程北干一期工程渡槽。

做好水文章,需要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撑。大美青海,需要大美“水工”,现在的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科学布局,积蓄着发展的巨大能量。其中,全省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共10项,由青海省牵头负责8项,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负责2项,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外,其他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开工9项总投资210.55亿元。

  

“背朝灯火,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每寸冰霜,每寸锋芒,每一步都是信仰。”在高寒缺氧的青海大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不在于投资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它的时代精神与战略定位。

2015年6月30日10时58分,在1400吨大推力驱动下,重达80吨、直经为6.21米的TBM机刀盘旋转推进,伴随着海呼山啸般的轰鸣,坚硬的岩石被钢铁怪兽磨成碎块、化为齑粉,随着最后一块岩石轰然倒下,这条195米长的“钢铁巨龙”与进口段TBM机在埋深1000多米的大坂山腹地精准对接、胜利“会师”。青海水利建设史上埋深最大、洞深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隧洞在这一时刻宣告全线贯通。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6月30日,历经9年建设,全长24.17公里的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隧洞宣告全线贯通,现场建设管理者欢呼呐喊,欢庆隧洞贯通。(摄影:马生录)

调水总干渠引水隧洞全线贯通,标志着全省人民期盼已久的引大济湟跨流域调水目标即将变为现实。调水总干渠工程创造了众多第一,如在青海首次使用TBM机掘进,尤其在水利工程史上创造了海拔最高、长度最长、深埋最大、引水流量最大的世界之最。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引大济湟”工程北干二期建设中。(摄影:谈林明)

作为青海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工程项目, “引大济湟”工程中调水总干渠、北干渠一期、二期及西干渠四项工程属于国家172项工程。引大济湟工程投入运行后,每年可从大通河调水7.5亿立方米补给湟水流域,可实现农田“旱改水”100万亩,提供东部城市群300万人饮用水、将极大地改善全省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受青藏高原特殊区位制约,青海省水情十分特殊,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天上缺水、地上有水、贡献了水、用不到水”。具体讲,天上缺水,青海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91毫米,年降水量的75%集中在6-9月,大多是暴雨、洪水,难以利用。地上有水,全省水资源总量排全国第15位;人均水资源量1.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5倍,居全国第2位。贡献了水,每年为中下游地区输送近600亿立方米纯净的优质水。长江水量的1.8%、黄河水量的49.4%、澜沧江水量的17%、黑河水量的45.1%均来自青海,有力支持了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不到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4.2%,留不住水、调不动水、用不到水的问题十分突出,人口聚集、经济相对发达的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缺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兴水治水决策部署,全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治青方略、水为大政”的理念,紧紧围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安全需要目标,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水兴水实践,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2018年7月4日续集峡水利枢纽在建(摄影:谈林明)

70年来,截至2019年9月中旬,全省水利投入累计达到758亿元,以大中小型水库和“引大济湟”为代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截至目前,“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黑泉水库、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北干渠一期等主体工程已建成,西干渠、北干二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建成运行,蓄集峡、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温泉、盘道、扎毛等207座(含水电站水库)大中小型水库建成运行,总库容达到341亿立方米;哇沿、西纳川、杨家等水库正在加快实施。引黄济宁、三滩引水、引通济柴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较为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初步形成,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能力持续增强。

  

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为引领,全省水利工程为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持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水利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农牧区饮水安全方面,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85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61400处,全省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累计解决了全省农村牧区413万人(次)的饮水问题,巩固提升了131.5万人的饮水安全水平,彻底改变了广大群众靠人挑畜驮车拉吃水的历史,2018年底农牧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76.4%、64.1%、88.4%。谋划建成了黄河谷地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四大水库灌区主体工程,完成了湟水流域、黄河谷地、海南台地、柴达木绿洲4个大型打捆灌区和20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基本建成了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灌溉网络,全省灌溉总面积达到392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灌溉面积的5.3倍,为三农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引大济湟北干一期班组转战西干渠获2019“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摄影:谈林明)

现在的青海,通过黄河干流、湟水河、格尔木河、通天河、澜沧江等江河及其主要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和众多中小河流治理,建成堤防护岸1600多公里,对118座病险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极大提高了主要城市、重点城镇的防洪标准,为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的青海,统筹推进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7.3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现在的青海,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编制实施了青海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河湟地区、三江源、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四大分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要规划,供水安全、防洪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等30多项专项规划,形成了全覆盖、多领域的水利规划体系。

“大”的价值和“美”的颜值——青海重大水利工程综述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建设中。(摄影:杨启福)

—-加快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湟水流域水网规划、保护“中华水塔”行动方案、全省水安全战略规划的编制,系统规划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布局。

—-加快推进引黄济宁、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共和盆地及其外围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加快实施引大济湟、蓄集峡、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建设,建立调蓄可靠、配置高效的供水工程网络。

彰显“大”的价值,永葆“美”的颜值,站在新起点,整装再出发。青海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落实好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四战略”“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水利部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治青方略、水为大政”理念,以行动践行水利初心,以实绩检视为民使命,凝心聚力做好水利发展谋长远、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各项重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贡献水利力量。

附:青海省十大“172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简介

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工程主要任务是从大通河流域向湟水河流域输水,为大(II)型水利工程,设计引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年调水7.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8.12亿元,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 2016年12月14日隧洞试通水。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7.87亿元,引水枢纽、隧洞及明渠等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工程位于东部湟水流域北岸大通、互助、乐都三县,是一项以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生态建设用水的大(Ⅱ)型水利工程。工程年取水量1.12亿立方米,20万人受益。工程总投资21.67亿元。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26日干渠工程全面建成,2017年10月30日支渠及干斗工程全部完成。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1.13亿元,正在进行阶段验收准备工作。

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工程是北干一期的续建配套工程,属大(Ⅱ)型水利工程。工程年取水量0.84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3.60亿元,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25日实现截流。北干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88亿元。预计2021年12月完工。

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工程主要任务是以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城镇生活用水的Ⅲ等中型水利工程。年取水量1.41亿立方米,总投资46.79亿元。工程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04亿元。预计2021年12月完工。

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工程涉及15个县,治理黄河干流153公里;布置防洪工程73处185.95公里。工程总投资11.34亿元,总工期24个月。工程于2015年10月21日开工建设,累计下达投资11.34亿元。已治理黄河干流及支沟沟口河长137.24公里,累计完成新建(加固)堤防(护岸)184.16km,累计完成投资11.27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巴音河干流上骨干调蓄工程工程,规模属大(Ⅱ)型,水库库容1.62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33兆瓦。批复总投资18.82亿元,总工期52个月。工程于2015年8月31日开工建设。已累计安排投资12.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63亿元,目前工程总体形象进度62%左右。工程建成后可为德令哈市新增供水能力为1.32亿m³/年,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区域防洪形势,促进海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任务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为一体,属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5.8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4兆瓦。工程总投资为23.23亿元。总工期54个月。工程于2017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已累计安排投资6.7亿元,目前工程总体形象进度13%左右。建成后防洪、工业供水、发电效益明显,将有力支撑格尔木、茫崖市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主要实施省内已审批的《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的湟源、湟中、民和3县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规划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74万亩,总投资0.9亿元。工程分3年实施,国家2013年开始安排投资,2015年安排完毕,累计安排投资0.9亿元,工程已全面建成。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包括湟水流域、柴达木绿洲、海南州、黄河谷地四个片区打捆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四大灌区批复总投资7.56亿元,规划改善灌溉面积185万亩,衬砌渠道4644公里。国家从1998年开始安排投资,累计下达投资8.86亿元,完成投资8.86亿元,改善灌溉面积144万亩,干支渠衬砌1216公里,工程已全面完成。

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实施,工程总投资28.52亿元(青海部分15.28亿元),水库总库容4.0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4.9万千瓦,工期58个月。工程于2016年3月29日开工。已累计安排投资16亿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已累计完成投资10.54亿元。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实施。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论证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新闻网,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1)
韩生福韩生福
上一篇 2019-10-16 10:13
下一篇 2019-10-16 1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