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贫困亮剑 朝小康迈进 ——脱贫攻坚的泽库探索

向贫困亮剑 朝小康迈进 ——脱贫攻坚的泽库探索
拉格日村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

泽库,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是境内平均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一个县。

2015年,全省精准脱贫大幕拉开,2015年底全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贫困人口4994户、17886人,是黄南藏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县。

如何攻破这场艰中之艰?如何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这场硬仗,泽库县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从“首战首胜”到“再战再胜”再到今天的“决战决胜”,泽库一刻也不敢停下来。

四年来,泽库县举全县之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攻坚克难,不断取得脱贫攻坚新胜利,逐步实现从深度贫困地区迈向全面小康,牧区面貌产生巨变,牧民生活得到改善,人均收入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伴随着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这片高天厚土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向贫困亮剑 朝小康迈进 ——脱贫攻坚的泽库探索
泽曲镇开展“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班。魏慧敏 摄

  强基:量体裁衣拔“穷根”

从“放羊娃”到装潢师,说起身份上这种巨大的转变,俄尖才旦感慨道:“是搬迁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以前我们住在泽曲镇热旭日村,那时候我们以放羊为生,没走出过大山,更不知道什么是装潢。搬迁到这里后我参加了县上组织的装潢培训班,开始搞装修,我们家的房子就是我自己装潢的。”说话间,俄尖才旦脸上扬起自豪的笑容。

如今在泽库县,像俄尖才旦一样沐浴着党的各项脱贫政策,过上好日子的牧民群众越来越多,他们从未像现在一样离幸福生活如此之近。

泽库是全省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承担着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6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2017年完成了7个贫困村、3971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取得“首战首胜”;2018年再度完成10个贫困村、14032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力求关键之年“再战再胜”;2019年计划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总体任务,确保收官之年“决战决胜”。

据泽库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宏涛介绍,泽库县的贫困人口分布中以藏族居多,而且牧区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牧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较多,产业和就业结构落后,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任务重。

“作为青南牧区贫困程度最深的纯牧业县之一,泽库县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所引发的,而是由一系列相互交错的并发因素造成的。”在李宏涛看来,泽库县一不靠海,二不靠边,三不靠经济中心带,经济地理优势不明显;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人均可利用草场面积小,草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是致贫的因素,纵观各种致贫因素带来的贫困问题,主要呈现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严重等特征。

摸准实情是厘清扶贫思路的关键之举。对此,泽库县在精准识别上下足功夫,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不走样;在顶层设计上因地制宜,为全县的精准扶贫提供行动指南;在资金投入上持续加大,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在释放政策红利上不断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施策:因地制宜拓宽致富路

距离泽库县城不远处的东格尔社区是青南地区最大的一个移民安置点。深秋时节,走进这里,一栋栋装饰一新的新房格外引人注目,一条条宽敞的柏油路呈现眼前。

破解深度贫困,保障住房是首位。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在“搬得出”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16、2017年累计投入10.7亿元,实施移民搬迁38处,打造易地扶贫搬迁青海规模最大县,着力解决4394户16832名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全住房难题,其中建档立卡户3999户15159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总户数的77%,彻底改变了牧区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无住房、“逐水草而居”的困局;积极谋划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规划,努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拓展搬迁后续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在“泽库县雨露”计划培训教室里,来自全县的4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接受家政服务培训,作为这期培训班的班长,昂毛吉听得格外认真。

刚满19岁的昂毛吉来自泽曲镇夏德日村,今年6月份,她从黄南州卫校毕业后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正好碰到县上举办的家政服务培训班,她便第一个报名参加。

针对农牧民群众缺技能的现状,泽库县把抓好技能培训作为提升“造血”能力的有力抓手,不断拓展就业增收渠道。据泽库县扶贫开发局干部格日多杰介绍,该县坚持“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同就业技能培训两手抓,对具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藏式烹饪、藏医保健、汽车摩托修理、缝纫、高效养殖等为主的短期技能培训,并对接入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藏医卫生机构、个体工商户等实现就业。

从输血到造血,着眼长远发展,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长远之计,更是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依托产业园区,仅2018年销售总量就达到705万元,其中纯收入为167万元,发放利益分红资金23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受益户400余户,户均分红2000元。”据格日多杰介绍,泽库县打造省级精准扶贫产业园和县级产业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劳力就业岗位270个,人均工资2000元;创建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引进大型企业3家,培育地方企业2家,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无技术,产品无市场、无销路等难题,实现泽库品牌走出去,促进泽库特色产品外销。

  发力:脱贫摘帽见成效

“27.53%”,这个数字是四年前泽库县综合贫困发生率。2018年底,泽库县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9%。

这一切与泽库县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倾情帮扶改面貌、精准发力拔穷根密切相关。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泽库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当前今后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每个年度,年初研究出台《泽库县年度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制定助推脱贫攻坚“四项”工作保障机制,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行动路径,确保脱贫攻坚有据可依、有制可循、有的放矢,稳步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通讯难、看电视听广播难和“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依托产业脱贫相关惠民政策,建成泽库牦牛、藏羊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37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村19个,新建大型畜棚、储草棚、堆粪场、青储窖共8.36万平方米,配备各类养殖设备3500余台(辆),“拉格日”模式在全省推广。

围绕打造“一村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的发展要求,对全县64个行政村实施了35个产业到户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无项目、无资金难题。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养殖、民族传统手工业、畜产品加工、酒店宾馆、加油站、商铺等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和项目,通过贫困户自主经营和企业入股等方式,实现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收入的增加。辐射带动64个村的二、三档3803户14698名贫困人口,户均增收650元。

深化教育扶贫攻坚,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高效推进卫生扶贫,坚持农牧区医疗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在惠及贫困群众的同时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落实社会保障兜底,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为贫困人口脱贫、不因病返贫提供了保障。

四年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了17个贫困村的顺利退出和1.8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八个一批”“十个行业”“七万民心”凝聚攻坚合力,寸功寸进,攻坚拔寨,决战决胜深度贫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公共服务设施跟进补齐,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民生保障全面覆盖,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感恩之情处处洋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海日报,不代表青海网的观点和立场。

(1)
韩生福韩生福
上一篇 2019-10-11 10:35
下一篇 2019-10-11 10:55

相关推荐